Bytebot。说白了,它就是给AI装了一台属于它的“虚拟电脑”,然后让它像一个虚拟员工一样替你处理各种任务。
我第一反应是:这东西跟平时看到的“浏览器插件型AI助手”或者“API自动化工具”完全不同。它不走那种“代码调用API”的老路,而是用计算机视觉模拟真人操作电脑,能看屏幕、点按钮、输密码,就像一个远程办公的小助手。
Bytebot 是什么?
Bytebot 是一个开源AI桌面代理(Desktop Agent)。

和传统的 RPA 或者 API 调用型助手不同,Bytebot 拥有一个完整的虚拟桌面环境(基于 Ubuntu)。在这台“虚拟电脑”里,它可以:
-
打开浏览器,登录网站(支持密码管理器、甚至2FA验证)
-
下载文件并分类整理到文件夹
-
阅读和分析 PDF、Excel、文档
-
使用本地桌面应用(比如 VS Code、邮箱客户端)
-
运行脚本或命令行工具
-
安装软件,配置环境
简单来说,它不是一个工具,而是一个人机混合的虚拟同事。你下达一个指令,它就能像人一样操作整台电脑,完成跨应用的复杂任务。
功能亮点
跨程序工作:不用管 API 限制,它可以直接操作 Excel、浏览器、邮件工具,甚至多软件联动。
复杂任务全自动:比如“下载所有供应商的发票并整理归档”,它会自己完成登录、下载、分类等全流程。
安全可控:所有数据和 API Key 都放在本地硬盘,不走第三方云服务。
边干活边陪伴:因为它跑在独立虚拟机里,不影响你自己的办公环境。换句话说,你可以让它帮你跑任务的同时,自己照常摸鱼看剧。
部署指南
官方文档写得很细,我整理了一份精简流程:
准备工具
-
(用来下载代码)
-
(运行容器环境)
安装步骤
# 克隆项目代码
git clone https://github.com/bytebot-ai/bytebot.git
cd bytebot
# 配置你的 AI API Key (任选其一)
echo "OPENAI_API_KEY=sk-..." > docker/.env
echo "ANTHROPIC_API_KEY=sk-..." > docker/.env
echo "GEMINI_API_KEY=..." > docker/.env
# 启动服务
docker-compose -f docker/docker-compose.yml up -d

然后在浏览器打开: http://localhost:9992

小坑提醒:用
echo
写入 Key 可能会生成 UTF-16 编码,Docker 只认 UTF-8。解决办法是手动转存一下。
使用场景
办公自动化:下载、整理、转发文件,不用再手动点来点去。
数据处理:批量读取 PDF/Excel,自动提取和汇总数据。
跨平台任务:比如登录十几个后台管理系统,统一抓取报表。
开发辅助:用 VS Code 打开代码、跑脚本、调试环境,全部交给它。
适合谁?
中小企业团队:没有预算搞大规模 RPA,但需要一个“虚拟助理”。
个人开发者/自由职业者:自己干活太碎,可以交给 Bytebot。
喜欢折腾的技术人:想体验 AI 真正“替你干活”的感觉。
技术细节
运行环境:完整的 Ubuntu 虚拟机
核心机制:计算机视觉 + 鼠标键盘模拟
容器化支持:基于 Docker 部署
兼容模型:OpenAI、Claude、Gemini 等主流大模型
总结
在体验 Bytebot 的过程中,我感觉它和以往接触的 AI 工具差别特别大。以前 AI 主要是在回答问题或者生成内容,但 Bytebot 直接迈了一步,开始代替我们操作电脑。
它让我第一次有了“AI 同事”的感觉。虽然还在早期阶段,但我觉得这类桌面代理型 AI 会是未来几年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方向。
如果你对“AI替人干活”感兴趣,不妨试试部署一下 Bytebot,说不定你会惊喜地发现:它真的能替你节省一半工作时间。
项目地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