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oyCode-Agent在全球权威的 SWE-Bench Verified 基准测试中拿下 74.6% 的通过率,位居全球 Top3。
JoyCode-Agent
先从JoyCode-Agent说起!
在过去一年,我尝试过多款 AI 编码助手,从 GitHub Copilot 到 Cursor、Codeium,它们都偏向于“局部辅助”型工具——提升写代码的效率,但很少真正理解业务逻辑或项目结构。

而 JoyCode-Agent 的定位明显不同,它是面向企业级严肃开发场景的智能编码系统,重点放在“复杂代码维护与自动修复”。
在 SWE-Bench Verified 测试中,它能自主理解 Bug 报告 → 生成补丁 → 验证修复效果,整个过程都是自动完成的。测试集使用的是真实世界的开源项目,这意味着它的表现更接近生产环境。
成绩亮点:
通过率:74.6%,全球前 3;
成本:在降低 30%-50% 计算资源的前提下实现;
特性:端到端自动闭环、多智能体协作、失败归因与经验迁移机制。
这类能力,已经从“辅助”迈向了“代理执行”的阶段。
多智能体协作
JoyCode-Agent 的架构比较特别,它不是单一模型,而是由四个智能体协作完成任务:
| 智能体 | 职责 |
|---|---|
| Testing Agent | 自动生成与执行测试用例 |
| Patch Agent | 根据问题生成修复补丁 |
| CSR Agent | 深度理解代码上下文 |
| Decision Agent | 汇总结果、失败归因、投票决策 |
这种设计有点像一个小型的虚拟开发团队:测试、修改、验证、决策各司其职。
在任务执行时,它会自动分析失败原因(是逻辑问题?环境问题?还是测试误差?),然后选择最优路径重试,而不是盲目采样或暴力投票。
这套“精细化失败归因 + 经验迁移”的机制,既节省算力,也让模型具备了持续学习能力。
JoyCode 2.0
JoyCode 2.0 是京东云在智能编码方向的全面升级,核心目标是解决企业内部复杂开发协作。

它引入了几个关键特性,让“AI 团队”更贴近真实研发流程。
核心特性一:多智能体协同
支持用户按业务场景创建定制化智能体,通过“先规划,后执行”的策略协作完成任务。例如在大型系统开发中,一个智能体负责数据层,一个负责测试,一个负责接口文档。
核心特性二:规约编程机制
基于需求、设计、实施三个阶段的规约链路,让 AI 能从业务意图出发,自动生成符合企业规范的高质量代码,减少信息偏差。
核心特性三:CSR 上下文引擎
通过深度解析代码仓库上下文,让系统具备真实的代码理解力,能够在大规模代码库中灵活路由策略。
核心特性四:一键云端部署
从项目创建到自动化环境配置、再到云端部署,一键完成开发全流程。
在京东内部,JoyCode 已服务上万名研发人员,代码采纳率超过 50%,平均开发周期缩短 40%。
从 JoyAI 到 OxyGent
这次 JoyCode 2.0 的升级,其实是京东更大一盘 AI 工程生态的一部分。

它们在大模型底座 JoyAI 的基础上,构建了完整的智能体体系:
| 模块 | 功能定位 | 开源状态 |
|---|---|---|
| JoyAgent | 企业级智能体平台,支持前后端完整开源 | ✅ 完全开源 |
| OxyGent | 多智能体协作框架,模块化算子体系,可追溯与可扩展 | ✅ 完全开源 |
| JoyCode | 智能编码平台,支持多智能体自主编程 | ✅ 官方体验入口 |
相关链接:
JoyAgent:https://github.com/jd-opensource/joyagent-jdgenie
OxyGent:https://github.com/jd-opensource/OxyGent
JoyCode:https://joycode.jd.com
总结
从这次体验来看,JoyCode 代表的是一种趋势转变,AI 不再只是一个帮你补代码的助手,而是一个可以组成开发团队的系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