继字节跳动、腾讯和百度之后,阿里巴巴也跟进了,巨头们都纷纷想要在AI编程领域分到一杯“羹”,随着Cursor从爆火,再到国内受限,Claude用不了等等一系列遭遇,这不就是给国内巨头们入场的机会嘛。
那么,已经有那么多 AI 同事了,还有没有必要再上 Qoder ?今天苏米就来深度体验一下!
Qoder到底是什么?
Qoder ( /ˈkoʊdər/ ) 是一个专为实际软件开发而设计的代理编码平台。

根据官方文档的介绍,Qoder 的定位当然不会是一个简单的代码补全插件
而是一个智能体编码平台:Agentic coding platform(AI Agent 还是卷到编程IDE来了)
目录处于预览版,所以还是免费体验,官网价格还没放出来。

虽然官网是全英文的,但是软件它支持英语和简体中文,你说神不神奇

用一句话概括:你把需求丢给它,它帮你写代码、跑测试、生成报告,最后交付结果。
主要功能
Quest Mode:Qoder 的一大亮点,用一句自然语言描述需求,它会自动生成方案、写代码、跑单元测试,最后给你交付,相当于一个AI Agent。
Repo Wiki:自动生成项目说明书,每次提交代码都会更新,用过Context7 MCP就知道,Repo Wiki比它还更强大。
Context:持丰富的上下文输入,拖一个文件、设计稿或 commit 进去,AI 就能基于上下文给出方案。比起手动写一堆背景介绍,效率高太多。
Memory:长期记忆功能,会记住我的习惯,而且是长期记忆全自动管理,会自动保留对话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了解编码风格和项目详细信息。
Rules:团队规范可以写进 .qoder/rules
,全员共享。AI写出来的代码直接符合规范,再也不用事后改格式。
MCP:让 AI 直接调用外部 API 或工具。我接了 GitHub PR,它就能帮我列出最近提交,未来甚至能接上设计稿、K8s 日志。
如何快速体验?
现在官网能直接下载预览版,还免费,上手流程也很简单:
下载并安装(步骤省略)

需要登录,不然不能用(支持邮箱、Github、Google)

打开本地项目或 Clone repo

Ctrl + E 或 从侧边栏进入 Quest Mode 模式

一句话需求开测「我需要一个企业HR系统原型」,支持两种方式:设计并执行和直接执行

任务总结三个步骤:「设计」 - 「操作轨迹」 - 「任务总结」

深度体验:Qwen AI 图像生成器
是骡子是马,拉出来溜溜“,前面苏米分享的用AI生图API做了一个:即梦AI图像生成器.exe(开源+打包),有人说是AI生成的"工业LJ",真是太没素质了,今天我又来做续集了,今天就用Qwen-Image
来测试一下做一个更高级一点的AI 图像生成器吧。
整个开发过程
第一步:准备需求
就用上次的同款需求,不过这次改用新的API + 技术栈,需求我也打包放到开源里面了,自行下载

第二步:让AI根据需求开始工作
我没有采用 Quest Mode 模式,而且有完整需求的方式执行,因为 Quest Mode 模式是需要先配置Git目录

第三步:测试功能
这个过程比较痛苦,虽然功能不多,但测试起来是真费劲,一个跨域问题搞的那么复杂,真的不如上次的Python来的简单直接。

最终成品

我的体验感受
整个流程我只做了三件事:提需求 → 改一行字 → 点确认,剩下的建文件、写测试、跑命令,全是 AI 包办
但是,这是有但是:
-
终端提示需要操作的挺多的
-
需求理解能力不足,看不到调用的什么模型
-
执行效率太低,守着任务过程,体验不佳
就这个任务提示,一直伴随,不知道怎么关掉,命令执行要等很久

总结
在体验 Qoder 的过程中,我最大的感受是:这不就是Cursor的1.0版本吗?
话虽如此,但随着AI IDE的衍变进步,Qoder还是向最新的工作流方式看齐的,任务执行是没有什么问题的,一个小任务还是能跑通完整的,至于过程中的种种问题,我相信在正式版来临前也会得到解决的。
接下来就持续关注 Qoder 的更新,毕竟免费的工具用着,一堆小任务扔过去执行一下也是能省下一大笔的。
Qoder官网: qoder.ai