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实话,最近看着Google推出AI Overview,OpenAI搞出ChatGPT Search,心里就在想:微软这个老大哥还能坐得住吗?毕竟Edge浏览器虽然有Bing Chat加持,但总感觉在AI浏览器这个赛道上还差点意思。
果不其然,微软终于按捺不住了。
前几天刚刚为Edge浏览器正式上线了"Copilot模式",直接把传统浏览器改造成了一个会思考、能分析的AI助手。

作为一个每天都在体验各种AI工具的产品狗,我第一时间就去尝鲜了,不得不说,这次微软确实拿出了点真家伙。
跨标签页智能感知
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"跨标签页智能感知"功能。简单说就是,Edge Copilot可以同时"看懂"你打开的所有标签页,然后帮你做总结对比分析。

我马上想到了一个场景:上个月准备去成都玩,打开了十几个酒店预订网站的标签页比价格。
以前得一个个看过去,记在小本本上比较,现在直接问Copilot"帮我对比一下这些酒店的价格和位置优势",几秒钟就出结果了。这种体验确实爽到飞起。
更神奇的是,开启历史记录访问权限后,它还能根据你的浏览习惯主动推荐内容。

比如我最近一直在研究AIGC相关的内容,下次打开浏览器时,Copilot就会主动问我要不要继续学习相关教程。感觉像有个贴心助理在旁边记着你的工作进度。
实战测试
我特意拿GitHub Trending榜单测试了一下这个功能。以往要了解榜单上的开源项目,得一个个点开README文件,费时费力。现在同时打开十几个项目页面,直接让Copilot总结每个项目的核心功能和亮点,效率提升不是一点半点。

更实用的是,在做竞品分析或者学术研究时,这个功能简直是神器。我试着同时打开几篇关于AI发展趋势的报告,让Copilot帮我提取关键观点并做对比分析,输出的结果质量还挺不错的。整个过程行云流水,完全不用在不同标签页之间来回切换。

界面设计上,切换到Copilot模式后,新标签页变成了一个简洁的AI输入框,集成了聊天、搜索和网页导航功能。顶部地址栏旁边也新增了Copilot图标,可以快速总结当前页面内容。支持PDF、视频、网页等多种格式,基本涵盖了日常使用场景。

还有个挺有意思的功能是语音助手,支持中文对话。虽然我平时更习惯打字,但偶尔用语音问问题也挺方便的,特别是在吃饭的时候还能继续"聊天"。
产品策略
从产品策略角度看,微软这次确实下了血本。Chrome虽然也在侧边栏集成了Gemini,但功能相对有限,远没有Edge Copilot这么深度的融合。而Perplexity、Arc这些原生AI浏览器虽然体验不错,但要么收费,要么功能有限制。
Perplexity Pro每月20美金的订阅费用,对普通用户来说还是有门槛的。微软直接免费开放Edge Copilot,这个策略真的很聪明。我身边已经有几个朋友从Chrome切换到Edge了,主要就是冲着这个免费的AI功能去的。
作为一个长期观察AI产品的人,我觉得微软这次是真的感受到了危机。Chrome的市场份额虽然还很大,但新兴的AI浏览器正在不断蚕食传统浏览器的地盘。与其坐等被颠覆,不如主动求变。
写在最后
总的来说,Edge Copilot模式确实给我带来了不少惊喜。虽然在某些细节上还有优化空间,比如有时候理解多标签页内容的准确性还需要提升,但整体体验已经超出了我的预期。
对于像我这样每天需要处理大量信息的产品经理来说,这个工具的实用性还是很高的。如果你也经常需要做信息收集、对比分析的工作,建议可以试试Edge的Copilot模式。毕竟是免费的,不试白不试嘛。
浏览器的AI化已经是大势所趋,微软这次算是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。接下来就看Google和其他厂商会如何应对了,这场AI浏览器大战才刚刚开始呢。
官网地址:https://aka.ms/copilot-mode
如何开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