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时它理解错了意图,有时计划模糊不清,最后还要我一个个去修。
后来我尝试过像 spec-kit、BMAD-METHOD 这样的“规范驱动开发”工具,思路不错,但落地体验不够顺滑。直到我最近发现了一个更轻、更实用的新项目:OpenSpec。
它的目标很简单:
让人类与 AI 通过一套统一的规范语言与流程,达成清晰的一致。
相比 Cursor 的 Plan 模式,OpenSpec 更细致、结构更清晰;相比 spec-kit,它又轻得多,非常适合个人开发者和小团队使用。
OpenSpec 是什么?
OpenSpec 是由 Fission AI 团队开源的一款规范驱动开发(Specification-Driven Development)工具,让 AI 编码助手不再“随缘”,而是严格遵循明确的规范执行任务。

其核心逻辑分为两部分:
specs:记录当前的规范状态(项目规则、API 约束、模块定义等)
changes:追踪每一次变更提案及其实施过程
整个工作流分为五个步骤:
-
📝 提案(Propose)
-
🔍 审查与对齐规范(Review & Align)
-
🧠 AI 分析并生成计划(Plan with feedback loop)
-
⚙️ 实施任务(Implement)
-
📦 归档并更新规范(Archive & Update Specs)
在这个过程中,AI 会不断生成计划、分析反馈、修正规范,直到人类满意为止。 整个开发就像一场人机协作的“规范共创”。
工具支持与安装使用
OpenSpec 支持命令行和自然语言两种交互方式,也兼容 AGENTS.md
文件规范,这意味着它可以被集成到常见的 AI 开发环境(如 Cursor、Codex 等)中。

安装与初始化流程非常简洁:
npm install -g openspec
cd your_project
openspec init
初始化后会生成以下结构:
openspec/
├── specs/
├── changes/
├── AGENTS.md
└── project.md
常用命令包括:
-
openspec list
:查看当前变更提案 -
openspec view
:查看规范详情 -
openspec show
:查看特定变更 -
openspec archive
:归档完成的变更
实战案例
为了测试 OpenSpec 的实际效果,我把它用在一个熟悉的项目上 —— ,一个模仿 Midjourney 的开源界面。
目标: 将原先基于 Replicate API 的图片生成模型替换为 Qwen Image,同时增强可调参数(推理步数、尺寸、输出格式等)。
操作过程简要:
初始化项目 运行 openspec init
,OpenSpec 自动检测我使用的 AI 工具(Codex),并引导我完善 project.md
。
发起提案 在“变更提案”阶段,系统生成了包含 Why / What / Impact 的结构化说明。
规范校验 执行命令后,AI 自动将自然语言提案转化为符合规范的 MUST/SHOULD 表达,并严格校验通过。
实施任务 AI 根据 Qwen Image 的 API 文档生成计划与任务,自动修改模型配置与参数定义。
归档更新 任务完成后,通过 openspec archive
自动生成新的 spec.md
文件,记录功能的新增与改动。
最终,整个修改过程透明、可追溯,所有规范与任务都被清晰归档,AI 与人类之间的协作变得高效且“有据可查”。
与其他工具对比
工具 | 适用场景 | 特点 |
---|---|---|
spec-kit | 从 0 到 1 的系统搭建 | 结构化强、上手复杂 |
Kiro | 团队协作型 AI 项目 | 自动化程度高、学习曲线陡峭 |
OpenSpec | 已有项目的功能演进与维护 | 轻量、兼容性强、适合个体开发者 |
尤其在需要修改现有功能或触及多个模块规范时,OpenSpec 的变更分组与追溯机制非常实用。
使用建议
AI 参与越深,越需要规范约束。 OpenSpec 的“人机共制”流程,能显著减少因理解偏差导致的返工。
适合配合 Codex / Cursor / Claude Code 使用。 让 AI 不只是“执行者”,而是真正理解并遵守项目规范的“协作者”。
如果你正在用 AI 做项目维护或功能升级,强烈建议试试。 它会让整个开发过程变得更像产品团队内部的正式开发流程,而不是一次次临时指令。
小结
OpenSpec 给我的最大启发是:
“AI 编程不只是写代码,更是定义规则、执行规范的过程。”
它让我重新理解了“AI 参与开发”的意义—— 从简单的任务执行,转变为 以规范为中心的智能协作。
如果你也在和 AI 一起写代码,不妨从 OpenSpec 开始,让你的项目从“AI 能写”变成“AI 写得靠谱”。
项目地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