谷歌 Gemini 偷偷上线的新功能:一句话生成完整 PPT

体验之后的感受就是,它把“从主题或原始材料到成型幻灯片”的流程压缩到了几分钟以内,且免费用户也能用。
对经常需要把长文档转成演示稿的岗位(比如产品、运营、分析)有明显帮助。
功能定位
这次更新没有单独入口,打开Gemini 选择 Canvas 工作空间

以往 Canvas主打写作和代码,现在加入了“基于主题或素材直接生成PPT”的能力,并且与 Google Slides 打通,可一键导入继续编辑。
- 生成内容:包含页面结构、预设主题、版式与配图的完整PPT,而非纯文字堆叠。
- 素材输入:支持直接给主题,也可上传文档、图片、表格等作为素材。
- 协同编辑:生成后可导入 Google Slides,便于多人协作与细节微调;也支持导出 PDF。
- 可用性:目前仅在网页端可用,手机 App 暂未支持;免费用户与 Gemini Advanced(AI Pro)均可用(我在网页端亲测)。
如何使用
打开 Gemini 网页端并登录:https://gemini.google.com/

在输入框左下角的工具栏里选择“Canvas”。如果不选,系统只会给大纲,无法生成完整PPT。
用对话方式输入提示词并上传素材,例如:“根据这份文件制作PPT”。

系统会在数十秒内输出一份可导入Slides的完整演示稿。
实测
我拿英伟达最新财报(以文字与表格为主)进行测试:
生成速度:约40–60秒完成一套结构完整的PPT(实际用时与素材大小、网络环境有关)。

版式与配图:系统自动选择预设主题,并为各页补充相关配图。原始财报没有图片,最终效果比“纯文字大纲”更容易直接用于汇报。

后续处理:可导入Google Slides继续编辑,也可直接导出PDF。


迭代方面,继续在 Gemini 里修改也可以,但每次修改通常会重新生成整套PPT,等待时间会叠加;
更高效的做法是把“结构性调整”交给 Gemini,把“微调与格式统一”放到 Slides 里完成。
与同类的对比
| 维度 | Gemini(Canvas) | ChatGPT | Claude |
|---|---|---|---|
| 功能范围 | 直接生成完整PPT(含主题、版式、配图),可导入Google Slides | 无直接生成PPT能力,主要输出大纲或Markdown,需借助第三方 | 具备生成演示内容的能力,整体版式与图像搭配偏基础 |
| 技术特征 | 基于Canvas的工作空间,支持多素材输入;与谷歌生态衔接 | 以对话生成文本为主,需插件或外部工具完成演示稿 | 对话生成,支持结构化内容,但版式可控性有限 |
| 使用门槛 | 低;核心是选中Canvas并提供清晰素材与提示词 | 低;但需额外工具完成PPT落地 | 低;可直接生成,但经常需要手动美化 |
| 适合人群 | 需要快速把文档/数据转为演示稿的职能(产品、运营、分析、教学) | 适合做内容大纲与文稿,演示稿需另行制作 | 适合生成文本主导的演示,设计要求不高的场景 |
使用建议与限制
- 适合场景:把长文档、研究笔记、会议纪要快速转为结构化演示;从无到有搭建初稿。
- 不适合需求:需要精细化视觉设计、复杂图表(如数据可视化的细节掌控)或严格的品牌规范时,仍建议在 Slides 里完成精修。
- 迭代方式:结构性修改可在 Gemini 里进行;微调、统一风格在 Slides 里更高效。
- 素材与图片来源:系统会自动补充配图,建议在正式发布前检查版权与来源信息。
- 平台限制:目前仅网页端可用;每次在 Gemini 里修改会重新生成整套PPT,时间成本需预留。
总结
从产品使用角度看,Gemini 在 Canvas 里提供的“直接生成完整PPT”能力,重点在于降低了“从0到1”的时间成本,并通过与 Google Slides 的衔接,覆盖了从内容成型到协同编辑的主流程。它并不是替代设计的工具,更像是一个稳定的起稿器:先把骨架与基础版式做出来,再在Slides里推进到可交付水平。
对于经常需要把复杂材料转成演示的专业用户,这项能力值得纳入日常工作流。流程要点只有两个:选中Canvas;尽量提供清晰的素材与目标结构。其余,交给迭代与协同来完成。
我会继续跟踪这类“从文档到演示”的AI能力迭代。如果你也在用它做汇报或培训材料,欢迎交流更多样本与边界情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