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calTranslator 和 LibreTranslate。它们的共同点是都能离线运行,不依赖谷歌、DeepL 这种云服务,特别适合需要保证数据隐私,或者想把翻译服务直接跑在 NAS、本地服务器上的朋友。
下面我就分别拆开来说说它们的特点、安装方式和应用场景。
LocalTranslator
如果你想要一个简单易用、界面现代化的桌面翻译软件,LocalTranslator 就挺合适。
下载安装包:https://pan.baidu.com/s/1kVaEJL-V24ZXaVWZ5rQWfw?pwd=8888

核心功能
-
AI 驱动:基于 Hugging Face 的 T5 Transformer 模型,翻译效果比传统规则翻译要自然。
-
多语言支持:目前支持中文、英文和俄语互译。
-
离线运行:完全本地化,无需联网,敏感文本也能放心使用。
-
现代化界面:PyQt6 实现,支持深色/浅色主题切换。
-
实时字数统计:超过 500 字符会提示,并避免性能下降。
使用体验

输入文本、选择语言、点一下“翻译”,基本 1-3 秒就能出结果。
翻译结果支持一键复制。
字符数有颜色提示(绿色/橙色/红色),避免超限报错。
安装与运行

懒人方式:直接下载预编译包,安装后就能用。
源码方式:
git clone https://github.com/zstar1003/LocalTranslator.git
cd LocalTranslator
uv sync
python download_models.py
python main.py
模型大小在 200M 左右,运行时占用内存 2-4GB。
适合人群
-
想要轻量桌面翻译软件的个人用户
-
经常处理中英文/俄文的开发者、研究人员
-
不想依赖外网 API 的本地工作环境
LibreTranslate
如果你需要的不只是桌面翻译,而是一个能在 NAS 或服务器上跑的翻译服务,那 LibreTranslate 更合适。功能更全的自托管翻译 API

核心功能
-
完全开源免费:不依赖谷歌、微软、DeepL 等闭源服务。
-
基于 Argos Translate 引擎:支持多语言互译。
-
文件翻译:不仅支持文本,还能翻译
.txt, .docx, .pptx, .pdf, .srt, .epub
等格式。 -
API 调用:内置 REST API,可以很方便地接入到自己的应用或自动化脚本里。
-
支持 NAS 部署:Docker Compose 一键部署,跑在家里服务器也没问题。
部署方式

使用 Docker Compose 非常简单:
services:
libretranslate:
image: libretranslate/libretranslate:latest
container_name: libretranslate
ports:
- 5000:5000
restart: unless-stopped
部署后访问 http://NAS_IP:5000
就能看到界面。初次运行会下载模型(大概 10GB),耐心等一会就行。

使用体验
文字翻译速度不错,支持多语言。

文件翻译效果可用,尤其是 PDF、字幕文件这种场景很方便。

提供 API 文档,可以直接写进自己的程序调用。

适合人群
-
有 NAS/服务器,想要私有化翻译服务的人
-
需要批量处理文档、字幕翻译的团队
-
想在项目里集成翻译 API 的开发者
对比与推荐
LocalTranslator 更像是个人桌面工具,界面好用、轻量,适合个人日常快速翻译。
LibreTranslate 更偏向后端服务,可以部署在 NAS 或云服务器上,支持 API 和文件翻译,适合团队、开发者集成场景。
如果你只是偶尔需要翻译几段文字,选 LocalTranslator 就够了;但如果你想搭建一个内部翻译服务,甚至整合到自己的应用里,那 LibreTranslate 会是更合适的选择。
总结
这两个开源项目让我看到了一种趋势:越来越多的 AI 翻译正在走向 本地化 和 私有部署。相比依赖在线服务,自己搭建翻译工具能更好地保障隐私,也避免了 API 限制。
我个人现在是 桌面用 LocalTranslator,服务器上跑 LibreTranslate,一个轻量、一个全能,刚好互补。
项目地址:
LocalTranslator: https://github.com/zstar1003/LocalTranslator
LibreTranslate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