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半年我在学习和体验各种AI工具时,接触到一个特别高频出现的词:RPA(机器人流程自动化)。尤其是在“RPA + AI”的组合场景下,它几乎成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标配。
对我个人来说,RPA就像是打通“自动化最后一公里”的关键工具。比如,当你需要做一些没有接口的系统对接,或者想让电脑自动完成一些机械重复的点击和输入操作时,RPA就能派上大用场。昨天我体验的 AutoGLM,就可以看作是手机端的一种 RPA 实践。

在深入研究后,我发现了一些非常优秀的开源RPA框架,今天就整理出来,分享给同样想提升自动化能力的朋友们。
什么是RPA?
我更喜欢用一个生活化的比喻:
-
RPA 就像人的神经系统,负责把指令传递到手脚,执行各种动作;
-
AI 就像人的大脑,负责思考、决策。
RPA的价值就在于它能模拟人类在电脑上的操作动作——点击按钮、输入数据、切换应用,甚至在网页里执行各种交互。不同于爬虫那种“直接和数据打交道”的方式,RPA更像是“用眼睛识别界面,用手脚操作应用”的桌面助手。
RPA能做什么?
对现代企业来说,RPA的价值非常直观:
-
代替人工完成重复性操作(比如批量录入、报表导出、系统间数据搬运)。
-
模拟鼠标、键盘轨迹,实现桌面应用的自动化。
-
跨应用、跨系统操作,比如从ERP里拉数据再填进CRM。
简单理解就是:RPA能帮你把电脑上类似“工厂流水线”的动作全部交给机器人完成,你只需要管逻辑和策略。
7个值得收藏的开源RPA框架
1. Robot Framework RPA
Robot Framework是最专业、最先进的开源RPA工具之一,也是开源RPA工具里的“老大哥”,社区活跃度和功能都非常强大。

-
特点:企业级可扩展性,能和其他自动化工具无缝集成。
-
优势:帮助企业搭建“虚拟员工”,减少人工工作量。
-
亮点:11K+ stars,Apache 2.0协议。
2. Taskt
Taskt是一个免费的、开源的、有趣的流程自动化项目,这个项目是一款上手门槛很低的RPA工具,特别适合初学者。最大的优势是屏幕记录器,记录器有多种记录功能,可以记录各种用户活动,从而根据记录信息创建机器人脚本。

-
特点:自带屏幕录制器,可以记录用户操作,一键生成自动化脚本。
-
优势:无代码/低代码,配合拖拽式脚本生成器,操作体验很友好。
-
开发语言:C#,同样是Apache 2.0协议。
GitHub地址:https://github.com/saucepleez/taskt
3. UI.Vision
UI.Vision 这款工具最大的亮点就是跨平台和浏览器插件支持,支持Windows、macOS、Linux等平台。

-
特点:既能在桌面模拟鼠标键盘操作,也能直接嵌入 Chrome/Firefox/Edge 做网页自动化。
-
优势:可视化操作,完全无需写脚本。
-
注意:免费开源版本不能直接用于商业化,如果想商用需要单独付费。
GitHub地址:https://github.com/A9T9/RPA
4. OpenRPA
RPA市场上最好的免费工具之一,也是一个非常成熟的RPA解决方案,适合各种规模的企业。

-
特点:拖拽式可视化界面,功能全面。
-
优势:社区活跃,更新频繁,支持远程管理、调度、仪表盘分析。
-
开发语言:C# & JavaScript。
GitHub地址:https://github.com/open-rpa/openrpa
5. TagUI
又一款跨平台、远程部署友好的RPA工具。既支持命令行,也提供可视化界面,可自动执行键盘与鼠标操作。

-
特点:支持命令行与可视化双模式,能在云端托管远程执行。
-
优势:可与Office插件无缝结合,特别适合办公自动化场景。
-
亮点:本地保存数据,信息安全性高。
GitHub地址:https://github.com/aisingapore/TagUI
6. autoMate
autoMate 是一款基于 OmniParser 构建的 AI+RPA 自动化工具,用 Python 开发。不同于传统RPA依赖手动配置和脚本,它最大的特点是:用户只需用自然语言描述任务,AI就能自动完成复杂操作。

-
特点:支持自然语言指令,AI自动生成流程;具备屏幕识别能力,能像人类一样点击按钮、填写表单、读取表格。
-
优势:支持本地化部署,保护数据隐私;对中文用户友好,安装部署简便;新手小白也能快速上手。
-
应用场景:批量文件处理、自动填写表单、网页数据抓取与分析等。
7. Playwright
Playwright 是微软开源的浏览器自动化框架,虽然仅限于 Web 应用测试,但它强大的跨浏览器支持,也非常适合用作网页级 RPA工具。

-
特点:支持 Chromium、Firefox、WebKit 三大浏览器内核,跨 Windows、macOS、Linux 使用。
-
优势:支持并行任务执行,能进行移动端模拟、地理位置设置、权限控制等高级操作;同时支持无头(headless)和可视化模式。
-
应用场景:网页表单自动化、跨浏览器兼容性验证、网页数据采集与分析。
结语
作为一个AI产品经理,我觉得:RPA对于企业来说才是一把真正落地的钥匙。
它并不是一个炫酷的概念,而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。不要把它想复杂了,企业需求落地很简单,比如没有接口?那就让RPA帮你模拟点击。流程太重复?交给RPA自动跑。而且,当RPA和AI模型结合后,机器人不仅能“做”重复的工作,还能有强大的“AI大脑”,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智能自动化。
如果你也想在产品设计中加入自动化思维,建议先从这些开源框架入手,亲手跑几遍Demo,感受一下RPA的真正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