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是Google家最新推出的Google Opal,「一句话描述 + 可视化拖拽」就能变成果的体验,彻底刷新了我的效率天花板。
什么是 Google Opal?
Google Opal 是 Google Labs 最近上线的实验性工具,现已于美国公开 Beta,仅需 Google 账号即可使用。它将 AI 模型、提示词(prompts)和工具串联起来,为你构建 AI 小程序工作流。只要一句“我要一个微信文章生成器”,就能生成对应功能模块的可视化流程图,并且支持自然语言和可视化双模式编辑。

在我实际操作中,这种“不会写代码,也能改程序”的爽感,比刷朋友圈里魔性香蕉图还上头!
3分钟从想法落地
以我最近的实战为例:
用了 Gemini Pro 先生成了一份完整需求说明(核心功能拆为选题 → 用户输入 → 信息整合 → 输出文章内容),然后把它整个粘给 Opal,让它“帮我做一个这样的 App”——不到 3 分钟,一个界面上模块一块块像乐高拼图似地自动搭好:话题分析器 → 选题优化器 → 大纲生成器 → 内容撰写器 → 布局美化器。每个模块的 AI Prompt 都已经预设好,我只管测试效果、拖一拖、改一改,体验简直爽到飞起。

改 bug?说一句就好了:比如“添加文章类型输入”或“让文风更煽动”——不到 10 秒,流程图里就自动调整相关节点,应用直接带上新功能。不是重写,是“进化”级修改。
模板丰富
Opal 自带模板大图书馆,包括博客文章写手、社交文案生成、产品研究报告、书籍推荐、学习测验、视频营销脚本等一应俱全。

不用从空白处破口开始,你甚至可以直接“remix”现成方案再 tweak,效率直线上天。
实测体验
我亲测让他写一篇关于“Google Opal的介绍”,直接用生成器生成公众号文章,全过程不到一分钟。

文章有引言、现象解读、成本分析、社会意义,语言流畅自然,排版+emoji 一气呵成,简直可以直接发。体验就像有个 24 小时待命的产品经理兼文案助理,效率炸裂。
亮点和痛点

亮点:
-
傻瓜式操作:完全不用编码,连我奶奶都会用(前提她会英文)。
-
模板库丰富:覆盖内容生产、生活助手、营销等多个场景。
-
效率惊人:把几个小时的稿子缩到几分钟,效率升级碾压过去。
槽点:
-
界面全英文,对于英语不好的用户可能需要不断翻译,体验打折。
-
部分操作仍有点机械,没有下拉菜单只能手动输入,有时候卡顿明显觉得还能优化。
-
深度定制能力有限:看不到代码,想做特定逻辑或复杂场景时可能受限,适合快速验证、少量迭代,不是真正开发环境。
总结
作为一名产品经理,我一直认为构建工具的核心不仅是技术,而是让“非技术者也能创造”的能力。Opal 把这个愿景实实在在搬了出来。它不是给程序员省事,而是给所有想落地创意、自动化流程、提升效率的人开了一扇大门。
我大胆预测:未来五年,“不会写代码”会像“不懂电脑”一样普遍。谁先习惯这种对话式编程、直观化调试,谁就能在效率革命里占得先机。不用几个月啃完编程入门,也能迅速做出 MVP、生产内容、验证创意。先试用 Opal 做几个小工具,说不定你会发现:原来我,也可以是“技术大牛”!
体验地址: